【健康科普】什么是肝炎

发布时间:2025-08-01 09:01

来源:卫生健康局

肝炎是多种致病因素(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引起的肝脏炎症,以肝功能异常为特征,常见类型包括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酒精性肝炎等。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需根据病因科学防治。

一、肝炎的主要类型

1.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HAV):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急性发作,通常可自愈。

乙型肝炎(HBV):经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可能转为慢性,需长期监测和治疗。

丙型肝炎(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隐匿性强,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丁型肝炎(HDV):仅感染乙肝患者,加重病情。

戊型肝炎(HEV):类似甲肝,孕妇感染风险较高。

2.非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伤。

药物性肝炎:药物或化学毒物直接损害肝脏。

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需激素治疗。

二、病因与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中,甲肝、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丙肝、丁肝通过血液、体液、母婴或破损皮肤黏膜传播。

酒精性肝炎与饮酒量和时间成正比,男性每日酒精摄入超40克、女性超20克风险显著增加。

药物性肝炎常见于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三、典型症状与诊断

1.症状

早期: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

进展期: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尿色加深、肝区疼痛。

重症肝炎:意识模糊、出血倾向、腹水。

2.诊断方法

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病毒标志物(如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

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评估肝脏形态。

肝穿刺活检:明确肝损伤程度或病因。

四、治疗与管理

病毒性肝炎:乙肝需长期服用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或干扰素;丙肝可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愈率超95%。

酒精性肝炎:立即戒酒,补充营养,重症需糖皮质激素治疗。

药物性肝炎:停用可疑药物,使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

自身免疫性肝炎: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五、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甲肝、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病毒感染。

2.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海鲜或未煮沸水源,饭前便后洗手。

3.安全行为:避免共用针具、剃须刀,规范性行为。

4.控制饮酒:男性每日酒精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急性肝炎多数可痊愈,但乙肝、丙肝可能发展为慢性。

定期复查:慢性肝炎患者需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熬夜、高脂饮食,保持适度运动。

肝炎的防治需结合病因个性化处理,早发现、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