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5 08:41
来源: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清朝初期,东北被视作“龙兴之所”,实施封禁之策,严禁百姓开垦。彼时,这片广袤之地似被神秘的面纱所笼罩,散发着古朴原始的气息。时光流转至晚清,山东大地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水灾、蝗灾......致使百姓生活陷入绝境,苦不堪言。
而此时,东北地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着广阔无垠的开垦空间和发展潜力。在历史的风云中,这片土地向苦难中的人们伸出了希望之手,召唤他们踏上了闯关东的传奇之路!
那是一条艰险无比的闯关东征程。荒野之中,星月黯淡,寒风刺骨,饥饿与疲惫如影随形,疾病随时可能将一家老小无情击倒,但他们退无可退,靠着顽强毅力和不屈精神,一步步向前,终于抵达同江地域。用勤劳双手奋力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深深扎根,书写出闯关东的壮丽篇章!
1910 年(清宣统二年),为接收山东移民垦殖,同江启元、元二、元三等诸屯设立,开启了三村镇历史的序章。清末,三村属临江府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 年隶属同江县;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 年隶属同江区。1949 年 2 月划归富锦县管辖后,6 月改隶第十区;1956 年 5 月,并村划乡,设置三村乡;1958 年 9 月,改称三村人民公社;1959 年 4 月,划归抚远县管辖;1966 年 1 月,又划归同江县管辖。
如今的三村镇,已然蜕变成为一座美丽富饶的魅力乡镇。三村镇深度挖掘并充分发挥醉美 331 公路沿线地域优势,依托“闯关东文化”这一深厚底蕴,精心建设闯关东民俗文化村,倾心打造主街文化墙彩绘,匠心构筑特色门楼等,处处彰显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与此同时,以特色田园旅游为支撑,建设集游玩、观赏、体验于一体的稻田公园,为人们呈现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绝美画卷。
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关东后代们延续着那份闯关东的豪情与壮志,他们勇敢无畏、坚韧不拔、勤劳朴实、善良热忱,铸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长卷。今日,我们诚挚邀请四海宾朋,来同江领略关东风光,探寻历史足迹,品尝地道美食,体验同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关东文化的独特魅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