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2 15:08
来源:教育局
我叫王洪霞,女,1969年5月出生,满族,中共党员。带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1989年8月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乡村的小学教师。29年来,我借助于学校这一神圣平台,圆了自己奉献教育事业的梦;我以满腔的热血、自己人格魅力、聪慧才智,挥洒滋润着每一名学子;我珍惜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并将他们的点滴成长时刻放入心田。工作中,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这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倾洒了自己全部精力,受到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佳木斯市优秀教师、佳木斯市优秀大队辅导员、同江市德育先进个人、同江市优秀教师、连续七年被评为同江市优秀大队辅导员、同江市“十佳乡村女教师”等荣誉称号。凭着对农村教育的赤诚,辛勤耕耘,锐意进取,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工作中不断锤炼,在农村教育这块沃土上收获耕耘着。
一、增强业务、投身教育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我深知: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渊博的知识便难以为“师”。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我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虚心请教,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深感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不足。为了方便学习,在家里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买了电脑,潜心专研,打字、上网、课件制作等等,一个个难关都被攻破。经过勤于学习、苦练内功,使我的业务能力有了快速的提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17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精彩一课”评比活动中提交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设计《众人划桨开大船》被评为一等奖。2016年8月,在黑龙江省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六届“精英杯”教学竞赛活动中,被评为特等奖。2014年6月,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举办的教学设计大赛中《趵突泉》一课被评为优秀教学特等奖。因业绩突出,2014年被佳木斯教育局评为语数学科骨干教师、语文学科教学能手、语文学科最佳教师。
二、忠诚履职,奉献教育
2008年,因工作需要,我担任了学校的德育主任,并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者,我把全身心的爱都投入到了孩子们的身上。“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比较多。所以我特别注重感情投入,用爱心去填补学生远离父母所造成的感情空间,和孩子们建立起朋友般的新型师生关系,为说服教育学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015年,六年级学生XXX,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变得与同学不合群,性格孤僻,行为叛逆,与同学摩擦不断,还经常顶撞老师,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学生已经走到被抛弃的边缘,当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挽救这个离群的孩子,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给他带点水果,在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给他买了套衣服作为节日的礼物,通过不同方式向他传递爱意。经过一段时间,久违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他的脸上,并很快地融入到温暖的班级大家庭中,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当家长在接到初中录取通知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时哭着说:“王老师,没有你对他的教育,这孩子估计再也没有读书的机会了。”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做老师的快乐!
“爱”不见火焰,却热度无限;“爱”没有翅膀,却飞在人们的心间。身为教师,我把慈母般的爱奉献给我的学生。我深深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永远忘不了2012年“母亲节”那份珍贵的礼物。那是二年级一个单亲男孩送给我的。XXX从小父母离异,奶奶年纪大了,经常衣衫不整,班主任也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总是呆呆地停留在一个目标上,平时不善言语,性格孤僻,我了解到这一现象后,我就利用下课时间和他交谈,让同学们多跟他玩,平时常给他系系扣子、整理衣服,告诉他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找我,正因如此,在“母亲节”的那一天,他用纸精心折了一个“心”形的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我心中的妈妈,祝您节日快乐!”他的这个“心中的妈妈”着实让我感动了好久。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而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几个世界,甚至几十个或几百个。可以这样说,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面三刀颗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地了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三、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育人先育德,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善良的品质,将陪伴孩子一生受益。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班主任做为一个直接传授者,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相当于孩子的第二父母,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我们班有一名残疾学生。有一次他们小组值日,组长来找我说;“XXX在扫地时没扫干净”。听了他的小报告使我感到内疚,是我忽略了这一点,怎么能让他值日呢?我立刻对组长说:“他干活不方便,以后他的值日由我来做”。说完我便拿起扫帚扫了起来。看到我在扫地,其余学生马上过来说:“老师,还是让我们扫吧!我们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了”。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孩子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和关爱越来越多;冬天,学生穿着厚厚的棉袄,有很多同学抢着帮他背书包。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为了教给孩子保持校园卫生好习惯,我给自己制定了“动动手、弯弯腰”的计划。没有过多的要求和督促,只是让孩子们看到我“不经意”的举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主动捡拾垃圾的孩子多了,自备垃圾袋的孩子多了,垃圾主动入箱的孩子多了,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爱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四、以人为本,注重品德
我深深懂得,研究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系到学生身心的一件大事。因此,在管理中,我注重关注孩子的心理,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学校里,哪个班的谁最近学习压力大,谁的家庭出了问题,谁跟同伴闹了矛盾,都逃不过我的眼睛,而且能够很快就得到解决。我现在还承担学校的心理教育课,结合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设计合理的辅导内容,在课堂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思想、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班风也会有明显的好转。当别人问我有什么窍门时,我总是说:“只要捧着一颗爱心,任何复杂的工作都会变得简单;只要着眼孩子的未来,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方向。”就是这样,孩子们在我的关爱下茁壮成长起来。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负人民的厚望, 坚持以身作则,以 “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的行动与良好的工作实效体现着自身的实力,实现着平凡人的人生价值与追求。我深信:用爱播洒孩子的心田,用情演绎教学的生动,只要不懈耕耘在农村这块沃土上,就能让桃李满天下。让我们在“四有”的路上努力追寻,成长自己,收获快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