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乡:打好“选育用管”组合拳 建强村级后备力量

发布时间:2024-07-11 15:25

来源:银川乡

银川乡聚焦“选、育、管”三个关键环节,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好“蓄水池”,搭建“成长梯”,扎紧“篱笆墙”,实现村级后备干部“能进能出、动态调整”,有效避免村级后备干部“一储了之、备而不管、备而不用”等问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按照“储备一批、发展一批、筛选一批”原则,重点从优秀党员、村民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外出经商能人、复员退伍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后备力量,确保把年纪轻、文化高、有发展潜力、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充实进村级后备干部人才,搭建乡级人才联络沟通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村级人才的联系交流,吸引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助推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解决了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难题。今年以来,银川乡各村推选出3-4名后备力量,共20名进行培养。

结合村级岗位和工作需要,针对村级后备力量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积极实施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注重把后备干部推向乡村一线进行锤炼。实行导师帮带制,实施“老带新”、“上带下”、“熟带生”,灵活运用组织选派、双向选择等方式,组织驻村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帮助村级后备力量成长成才。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普遍式”理论学习、“订单式”技能学习、“外出式”观摩学习、“沉浸式”实践学习,组织后备力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村务管理等方面知识,让其在实践历练中经风雨、长才干、强筋骨。

健全后备干部谈心谈话和教育管理制度,各村党组织书记不定期与后备干部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工作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难题。建立后备干部动态调整制度,村级后备干部每半年向村“两委”汇报思想工作情况,乡党委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通过定期交心谈心、跟踪培养,随时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建立年度述评的考核制度,以党员群众满意度为评判标准,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予以定等,据实填写《培养管理纪实登记表》。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乡党委每年分析1次队伍建设情况,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进行定向使用,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及时劝导,劝导无效进行劝退处理。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