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同江市发展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6-25 09:44

来源: 农业农村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省佳木斯市、同江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固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强化政策引导,优化种植结构,坚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全力抓好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加快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生产科技化、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提高种粮效益,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力保障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切实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市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万亩以上,大豆种植面积14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9.3亿斤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逐级落实生产目标。单位要按照《同江市2023年市属粮食生产目标分解表》的目标,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共同担起保面积、保产量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乡、到村,把面积落实到户到田。严格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充分挖掘耕地潜力,严禁耕地撂荒,做到种满种严。

(二)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强化惠农强农政策落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支持粮食和大豆生产的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粮食和大豆生产的积极性。落实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和稻谷生产者补贴政策,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政策以米豆轮作为主,并重点向种植大豆倾斜。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重点向种植大豆倾斜。开展大垄密植、大豆种子包衣、大豆根瘤菌接种技术推广。

(三)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多渠道挖掘大豆种植潜力,重点从机动地、新增旱地、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以及适度调减低产低效水稻等方面挖掘种豆潜力确保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2万亩以上,适度发展小麦、马铃薯种植面积,合理发展杂粮杂豆生产。积极发展高端优质水稻、高淀粉玉米、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高油高蛋白大豆。

(四)科学合理区划布局。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选育、推广应用好新品种,特别要围绕稳产增产目标,结合不同积温区、不同土壤类型、降雨量等自然条件,参照《黑龙江省2023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重点发展亩产1000斤以上的高淀粉加工专用型玉米亩产350斤以上的高产、高油、高蛋白食用大豆适口性好的优质抗逆水稻。坚持适区种植,不越区种植,不种大满贯品种,充分利用有效积温,确保安全成熟和品质提升。

(五)推广先进栽培模式。集成组装技术模式,提高先进技术到位率,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玉米重点推广“耐密品种+抗旱节水+生物防治+秸秆还田+米豆轮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模式以及“大垄双行”等通透密植栽培技术水稻重点推广“抗逆优质品种+智能浸种催芽+大棚旱育稀植+钵育摆插+侧深施肥+生物防控病虫害+全程机械化+节水灌溉的技术模式及推行宽窄行栽培和侧深施肥技术侧深施肥位置距离苗侧3厘米、距离根深5厘米,兼顾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稻田养蛙等稻田综合种养共育模式大豆重点推广“大垄密植栽培、垄三栽培和45厘米双行密植栽培技术”小麦重点推广“优质强筋品种+密植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马铃薯重点推广“深松整地+大垄密植+梯次结球栽培+绿色防控技术”,杂粮杂豆重点推广绿色有机栽培模式。

(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壮大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挥专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作用,提升生产全过程、全环节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完善服务规范指引,加强价格监测和合同监管。

(七)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密切沟通会商,重点加强干旱、洪涝、台风和低温冻害等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灾害影响,及早制定完善技术预案,提前落实防御措施。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农作物生育进程,分灾种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重灾区,科学调查评估灾情,开展巡回技术服务,推进科学抗灾。加大救灾支持,做好救灾物资准备,支持灾区尽快恢复生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八)强化技术服务保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农民田间学校式、典型示范式、项目推动式、媒体传播式、“互联网+”等不同类型的培育模式,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经营管理水平。科学推进粮食生产,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农膜等农资调剂调运,指导企业通过网上直销、手机微信等多种方式组织种子、化肥销售,实行网上预购,并由经销企业在春耕前直接配送,确保及时到村到店到户,满足农业生产物资需求。协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破坏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资供应和质量安全。

(九)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牵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围绕玉米、水稻、大豆等产业,突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精准开展农业领域招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大型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特别是大力发展大豆精深加工业,突出发展大豆食品加工,促进油脂加工转型升级,拓展精制油专用粕市场,吸引调味品、保健品、大豆蛋白等产能逐步向我市转移。强化大订单生产开展大豆产销对接,建设大豆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种植效益,倒逼大豆面积稳定、产量和品质。

(十)选择最佳适宜播期。严守农时标准,抢抓土壤墒情,组织农民根据不同的一壤类型、温度、水分条件,适时播种。确保粮食作物全部播在高产期。坚持低温长根、高温生芽长苗的播种原则,4月20日左右,地面温度稳定在6度以上,适时组织播种。确保4月25日结束水稻育苗,5月20日结束大田播种,5月25日结束水稻插秧,切实把各种农作物都种在丰产期。

(十一)坚持精准施肥用药。在用肥上,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目标产量、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合理确定施肥量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减少用肥量,延长肥效期,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用药上,进一步完善病虫监测预警网络体系,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依照防治指标用药,减少打“太平药”通过补贴更换节药喷头、推广高功效药械,提高喷雾均匀性,减少农药浪费优先使用“一喷多效生物农药、环境友好型农药和植物健康型农药,推广“一喷多防”技术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开展标准化作业,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十二)全面加强田间管理。推行全程标准化作业,选择好机械,推广大马力智能机械,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秧、玉米机收、大豆机收等环节标准化作业水平和效率,保质保量,减少损失。全面组织抓好中耕,力争多铲多趟,增温放寒、蓄水保墒、灭草灭虫、减轻病害、健身防病,有条件的要做到中耕三遍,促进大豆、玉米提前35天成熟。在做好土壤封闭除草的基础上,要强化适时苗后除草。防止草欺苗、草争肥。要科学合理追肥,及时补充营养,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

(十三)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坚持藏粮于地,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推广以旱田“一翻两免”、水田“一翻两旋”为核心的秸秆还田技术,分类集成组装增施有机肥、科学轮作、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等配套技术措施,提升耕地质量。同时,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围绕稳固提升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产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对低产田的改造提升增加粮食产量。

(十四)推动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进一步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以生产经营主体备案为重点,抓好基地核心区建设、投入品管控、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等关键环节,提升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

(十五)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重大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实施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重大病虫田间监测网体系,强化监测预警,做到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快速反应。突出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兼顾其他重大病虫害,科学制定防控方案,提早做好防控准备。发挥农业生产救灾等支农资金作用,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应急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十六)推进生产环节减损。推广适应我市的精量播种机等节种减损先进机械,抓住适时播种和高标准播种重点环节,提高种植环节节约用种关键技术水平根据粮食作物品种特性,确定最佳收获期,指导适时收获,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针对特殊气候条件,提高应急抢种抢收装备和应急服务供给能力。

、组织保障

(一)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发展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工作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发展粮食生产和大豆油料生产工作。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压实落靠乡村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组  长:张大伟  市委书记

李德刚  委副书记、政府市长

副组长:李  忠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于海滨  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冯立刚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赫英良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徐明海  市财政局局长

王  云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庞云涛  市水务局局长

郑桂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孙永胜  市气象局局长

姜景峰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刘  建  市工业信息科技局局长

郝圣林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肖庆华  市统计局局长

侯  震  市供销联社主任

薛金玉  市公安局副局长

佟显峰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同江市

供电分公司经理

孟昭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

江佳木斯同江经营部经理

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云同志兼任。

(二)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单位要把稳粮扩豆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推进落实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负责制,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要强化工作推进力度,对粮食生产任务、扩种大豆任务实行挂图作战,结合农时季节,定期开展工作调度,督促工作落实要实行督导问责制度,要采取情况通报、视频调度等形式,督导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落实粮食生产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支持粮食发展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让种粮农民有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扩大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赔付标准,探索开展大灾保险、“价格+保险”等险种,争取大豆完全成本或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进一步防范和降低农民种植风险。要切实提高稳粮扩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用好用足整合项目和资金,制定稳定粮食生产和扩大大豆种植的扶持政策,努力增加粮食生产投入。

(四)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短视频等新型媒体,宣传稳粮扩豆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粮食生产和扩种大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农作物生产进度和苗情墒情调度,及时反映情况。做好粮食价格、收购进度、成本收益等市场信息监测和发布,实时掌握本地主要粮食品种生产、销售动态,及时引导舆论,稳定社会预期,有效服务调控决策和市场引导。

附件:同江市2023年市属粮食生产目标分解表

附件

同江市2023年市属粮食生产目标分解表

单位:万亩、亿斤

序号

乡(镇)

粮食作物面积

指标

(约束性指标)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指标

面积

(约束性指标)

产量

(指导性指标)

1

乐业镇

21.69

8.32

0.2061

2

向阳镇

22.37

9.7

0.2402

3

同江镇

5.29

1.27

0.0315

4

三村镇

27.85

18.87

0.4673

5

青河镇

30.21

14.67

0.3633

6

街津口乡

11.95

10.38

0.2571

7

临江镇

20.27

16.25

0.4025

8

八岔乡

21.94

18.73

0.4639

9

金川乡

26.42

19.43

0.4812

10

银川乡

19.73

13.59

0.3366

11

现代农业

有限公司

7.86

6.52

0.1615

12

良种场

2.13

1.20

0.0297

13

畜牧场

3.54

1.32

0.0327

14

知青农场

1.75

1.75

0.0433

合计

223

142

3.5169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