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技艺 薪火相传”赫哲族鱼皮画走进哈尔滨相关各中小学校

发布时间:2023-05-28 11:15

来源: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教育引导学生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宽动手和生活能力。哈尔滨市相关各中小学校开展“鱼皮画”培训课,邀请同江市非遗传承人杨双艳老师,教授各学校美术老师及学生手工“鱼皮画”制作技巧。

杨双艳先后在哈尔滨洁净幼儿园、哈尔滨市第125中学校、哈尔滨市苏宁红军小学、哈尔滨市文昌小学校、哈尔滨市团结小学校、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开展鱼皮画传承培训课,课中邀请美术老师和学生,由非遗传承人杨双艳亲自授课,让大家深入了解赫哲族传统文化,感受地方文化浓厚的气息,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播种下传承非遗的种子。

赫哲文化历史悠久,以渔猎文化为核心,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是赫哲族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制作衣物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此项技艺的发展创新,人们利用传统的鱼皮剪贴技术创制了现在的鱼皮工艺品及鱼皮画,使古老的鱼皮文化延伸到旅游、艺术等领域。赫哲族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训课上,非遗传承人杨双艳老师,向大家讲述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历史起源、鱼皮画的发展过程、剪贴技巧、题材品类,引发了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这项黑龙江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技艺,作为龙江人油然而生出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看着老师带来的鱼皮和画板,更是跃跃欲试。

参与学习的美术老师表示,通过理论学习、技艺体验、成果展示等系统学习后受益匪浅,感谢传承人杨双艳老师的精彩授课,今后在教授学生们鱼皮画手工课的时候将更有信心和底气,希望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担负起传播、传承大任。一堂堂培训课,加深了老师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使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员和代言人。哈尔滨市第125中学校、哈尔滨文昌小学校、哈尔滨市团结小学校以此为契机,聘请杨双艳老师为其学校的“传统文化客座教师”和“特约劳动课指导专家”,各学校也表示,未来会在更广层面、更深层次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加大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传统文化,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行列,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一张聘书,一份信任,一种责任;文化传承,携手共育,你我同行。世代传承的非遗文化是人类对生命的记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留住了传承,就留住了历史;保护非遗,就保存了文化的根脉。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薪火相传,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