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6 17:23
来源: 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我市每一户改厕都质量优良、使用有效、群众满意,把建立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作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厕后的管理、维修及粪污处理问题,特制定此管护机制。
一、目标任务
以“坏了有人修、满了有车抽”为目标,探索制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常态化的服务运营体系,克服短期行为,建立农村室内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持之以恒抓好农村“厕所革命”。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工作定位。坚持把建立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改厕全过程,确保农村改厕日常管理落实到位、设施维修养护及时到位,避免重复整改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群众满意。
2.积极引导群众。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厕所管护,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
3.统筹协调发展。将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统筹考虑,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农村改厕液渣清掏、回收利用等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资金,实现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
4.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乡镇--村屯--农户”的管理协调网络,实行“乡镇主导,村落实负责,农户参与配合”制度,各行政村为农厕管护机制实施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三、机制保障
1.建立服务站。按照“八有”(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电话、有制度、有配件柜、有维修记录)标准建立村级户厕管护服务站,服务站要有固定场所,可在村委会办公场所内配置一间办公室,专职用于户厕管护服务站。
2.人员保障。建立户厕管护队伍,管护人员需有户厕安装维修经验,懂得户厕问题维修方面技术的专业人员。一是村级可以采取签订合同长期聘用维修管护人员。二是采取与专业维修公司长期合作方式,保障维修管护人员提供服务。三是选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对其进行专业户厕维修管护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并保证能独立上岗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长期雇佣,既解决户厕维修管护人员不足问题,又可促进脱贫户增收。
3.资金保障。明确改厕后期管护资金来源。一是建议从“清化收”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户厕后续维护资金。可以村内改厕户数量为基础,建议以每户每年平均维修费用不少于100元作为标准,建立维修基金,主要用于罐体、管道等农户较难解决的问题维修维护。二是针对农户能够自己解决的户厕问题,要积极与农户沟通协商,鼓励农户小问题自己解决,增强自身建设、管护责任,调动农户改厕积极性,改变农户“等靠要”思想。三是针对自然灾害等外力因素(如水位上涨)造成的户厕损坏,按照《全省农村户厕问题大摸排大整改工作方案》(黑农环组办〔2022〕21号)及《全市农村户厕问题大摸排大整改工作方案》(佳农环组办〔2022〕10号)文件要求,采取列入财政预算20万元管护资金的方式,以保障重大问题管护维修正常运行。
4.制度保障。一是相关政策依据。依据《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2020、《黑龙江省农村室内户厕改造技术导则(试行)》〔2019〕、《黑龙江省农村室外卫生户厕建设技术指导方案》〔2019〕、《农村户用集成净化槽室内厕所技术导则(试行)》〔2021〕、黑龙江省农村户厕问题整改技术方案(试行)等开展管护维修工作。二是建立工作流程制度。村屯应根据本村实际建立户厕后续维护工作流程制度:①热情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反映户厕问题情况;②实地入户排查核实户厕问题,并向农户提出维修管护建议,在征求农户同意后进行维修;③参照《同江市农村户厕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对问题进行维修,同时保证维修管护质量;④维修完成后需农户验收确认。⑤填写维修管护记录。三是建立监督机制。通过对农户寻访的方式,对户厕管护服务站管护人员考核监督,以保证后续管护维修质量,确保农户改造后的厕所能正常使用,达到农户满意。
5.配件设备保障。户厕管护服务站设置配件柜,存放常用替换部件及修理工具。管护服务站配备吸污车等车辆设施设备,确保灌满等粪污处理后续维护。其他需要动土等较难解决问题,需要使用钩机等大型机械,则采取长期合作方式,即有需要情况下能联系到钩机所有人,并调派使用。
6.公布服务电话。村委会公布管护服务电话,保证随时有人接听,可直接将管护人员电话公布。如人员有变动,需及时更新公布服务电话。
7.建立维修记录。要详细记录户厕问题维修过程。一是对于农户来访需要维修的进行户厕信息及问题登记。二是记录入户问题排查核实情况。三是详细记录维修管护办法措施建议、所需资金,及农户意见。四是记录维修管护过程及结果情况,以及农户确认情况。五是每一步均需详细记录时间,问题核实照片、维护修理过程照片、完成后农户确认照片均需带定位水印,并张贴维修记录表中。所需维修资金需明确登记。
四、工作要求
1.配件设备质量过关。要严格确定选材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杜绝质量低劣产品。相关配件材料设备要具备质量鉴定报告,地下部分应明确使用寿命。在评选改厕配件设备产品和厂家过程中,要广泛听取村民代表意见。开展配件、设备采购要严格程序,生产单位要全程提供设备安装指导服务。要充分了解产品市场信息,严肃查处相互串通哄抬产品价格、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2.管理维护符合标准。户厕管理维护均应符合规定标准,不得任意改变规范技术要求与施工质量。不宜使用对农田土壤、居民环境、人体健康具有影响的材料。
3.维修责任要强化。在产品、工程质保期质保范围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维修及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超出质保期质保范围,维修及费用由村户厕管护服务站负责。户厕管护服务站在接到农户维护需求电话后,需24小时内到达现场,能当场修复的立即修复,无法当场修复的,需详细登记,并告知农户具体情况、维修措施和维修期限。
4.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严禁将粪污随意倾倒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一是可由乡镇政府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将收集的粪污作为有机肥使用。二是对确实无法就地还田利用的村庄,由乡镇根据村庄布局向市政府提出申请,规划建设标准化粪液收集存放点、购置大型运输车辆,由村户厕管护服务站定期将收集的粪液集中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距离市区较近的乡村,可运送至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五、加大宣传力度
1.积极宣传改厕必要性。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务实推进,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大力宣传“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普及相关知识,积极动员广大农民主动参与,为推进改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方式,逐步养成文明如厕、卫生如厕的好习惯。
2.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培育选树“厕所革命”典型,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形成学典型、创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增强正面影响力和美誉度。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不得推进整村改厕;未经农户同意,不得强行推进农户改厕。政府重点要做好组织引导,不搞大包大揽,防止出现农民成为“局外人”现象。
3.宣传后续使用服务。乡镇、村屯在公示板内公布后期管护服务电话,做好后期使用中维修管理,同时通过开展张贴户厕使用管护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户厕使用管护宣传,确保农户的正常使用。
附件:农村户厕管护维修记录表
附件:
农村户厕问题维修管护记录
户主姓名 |
| 联系方式 | |||||||
反映问 题时间 | 年 月 日 | 户住址 | 乡镇 村 屯 | ||||||
改厕模式 | □城镇管网式 □村自建管网式 □集成净化槽式 □户用化粪池式 □节水水冲式 □免冲生态式 □室外卫生旱厕 □其他 | ||||||||
入户核实情况 | 入户核实时间: 年 月 日 | 入户核实人员: | |||||||
具体问题 | 立行立改类 | □供水问题 | 问题表述: | ||||||
□厕具洁具问题 | 问题表述: | ||||||||
□厕屋问题 | 问题表述: | ||||||||
□粪污收集问题 | 问题表述: | ||||||||
□后期维护问题 | 问题表述: | ||||||||
□其他问题 | 问题表述: | ||||||||
长期整改类 | □化粪池问题 | 问题表述: | |||||||
□防冻问题 | 问题表述: | ||||||||
□其他问题 | 问题表述: | ||||||||
问题核实现场照片 | (需2张以上照片,包括1张问题近景照片,1张包含排查人和农户的户厕全景照片,照片需标注时间和地点信息,比如使用元道照相拍摄) | ||||||||
维修情况 | 维修管护措施 | 具体描述: | |||||||
预计维修时限: 年 月 日前完成维修 | |||||||||
所需维修资金: 元 | |||||||||
入户维修时间: 年 月 日进行维修 | |||||||||
维修责任人: | |||||||||
维修现场照片 | |||||||||
维修完成时间: 年 月 日完成维修 | |||||||||
维修结果 | 具体描述: | ||||||||
验收情况 | 维修验收 | □合格 □不合格 具体描述: 验收人: 验收单位(村级盖章) 年 月 日 | |||||||
农户对整改结果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农户签字(同时需按手印): | ||||||||
验收照片 | (需2张以上照片,包括 1张结果照片,1张包含验收人员和农户的户厕全景照片,照片需需标注时间和地点信息,比如使用元道照相拍摄)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