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第4号消费提示 关注老年消费,防范养老诈骗

发布时间:2022-07-06 09:13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由于老年人群体防范意识差,辨别骗局能力不足,由此发生的涉老消费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为此,同江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谨慎购买“保健品”。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 “药到病除” 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因此广大老年人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保健产品,切忌通过非法传销、会议讲座、免费试用等活动途径购买保健食品,购买保健产品前要详细了解保健品的功效,不要轻信所谓偏方、特效药、神药等说辞。

二、不轻信“养老服务”。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假借“名医”“专家”的旗号,擅自提供无资质的“免费诊疗”、“健康讲座”、“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等养老服务,诱骗老年人缴纳费用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实际上为不法分子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在此提醒广大老年人不要参加来路不明的养老服务活动,不要贪图小便宜,警惕“收钱”或“预交保证金”等行为,多和家人沟通商量,并向有关部门咨询,防止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三、注意防范“电信诈骗”。不法分子经常冒用国家机关、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名义打电话或发短信给老年人,假称赠送、中奖、账号涉案或信用卡透支等名义,要求老年人进行转账、提供验证码等操作,由于不法分子提前掌握了老年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因此不少老年人放松警惕从而上当受骗。所以广大老年人手机要装好国家反诈中心APP,不接听陌生电话以及标注为诈骗号码的电话,特别是对方要求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时,要及时与子女、亲属沟通,想办法核实对方身份是否真实,或者向公安机关咨询。 

四、警惕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从业人员或金融机构人员,利用老年人理财知识和信息不充分等特点,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忽悠老年人拿出积蓄,或者抵押房产贷款进行投资,购买虚假理财、投资虚假项目、参与非法集资等,最终导致老年人钱房两空。所以广大老年人面对大额投资理财项目,要多与家人沟通,切莫相信不法分子的言辞,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行理财,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最后,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消费过程中妥善保管好票据和手机支付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先行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拨打12315投诉,如果发现遭遇诈骗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