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30 10:37
来源: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佳木斯市教育局关于中考及招生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结合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生评价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我市初中评价制度的重要环节,事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要通过评价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德育和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达到促进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中,要整合学生平时学业评价成绩、终结性学业评价成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达成度,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综合发展上所达到的水平,突破仅由试卷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业水平的状况。
二、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一)中考时间、科目及分值
日期 | 时间 | 学科 | 时长 | 学科卷面分值 |
6月25日 | 上午8:30—10:30 | 语文 | 120分钟 | 120 |
下午13:00—14:30 | 物理 | 90分钟 | 100 | |
下午15:30—17:00 | 历史 | 90分钟 | 100 | |
6月26日 | 上午8:30—10:30 | 数学 | 120分钟 | 120 |
下午13:00—14:30 | 化学 | 90分钟 | 100 | |
下午15:30—17:00 | 政治 | 90分钟 | 100 | |
6月27日 | 上午8:30—10:30 | 外语 | 120分钟 (听力取消) | 120 |
下午14:30—16:30 | 地理、生物 | 各60分钟 | 均为100 | |
待定 | 待定 | 体育 | 1天 | 30 |
注:1.中考英语听力考试,仍为考查项目。
2.总分满分为850分(其中生物、地理折50%,历史折60%)。
3.初二生、地各折50%,2023年使用。
(二)中考考查科目
理、化、生实验考查对象、办法:
1.考查对象:物理、化学:2022年初三毕业生。
地理、生物:2022年初二学生。
2.考查办法:由各学校自行完成,结果于6月中旬上报教育股。
3.英语听力考查:由各学校自行完成,结果于6月末上报教育股。
(三)报考和资格审查工作
1.各校按规定时间到市教育局教育股办理考生报考手续,报考所需材料:一是考生学籍档案材料(含同江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同江市二〇二二年普通高中招生考生报考录取登记表);二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单(以班为单位填写报名单上的各项内容,核实无误后由学校盖章负责人签字,其格式内容以Excel形成上报U盘或发至邮箱tjjyg@163.com);三是考生近期一寸免冠照片1张。上报材料时,报名单上的考生顺序要与考生学籍档案材料、照片的顺序一致,照片背面注明序号、学校、班级和姓名。
2.各学校上报报考材料后,教育局从以下几方面对录取资格进行审查:一是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六个方面的结果达到4A2B以上的考生有被一中统招录取的资格;二是在初中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考查科目不合格的学生,一中不予录取;三是九年级转入的考生,可以在指定的区域内择优录取但不享受配额待遇。
(四)考试、阅卷实施工作
1.按照《黑龙江省中考考务细则》的要求,认真做好中考的施考工作。对取卷、保卷、施考、阅卷等关键环节要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杜绝失密事件发生。考试期间,做好巡视,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对突发性重大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损失,并及时上报。
2.成立由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阅卷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阅卷工作。严格执行阅卷工作程序,确保阅卷工作质量,做到客观、公平和公正;特别加强对主观题阅卷质量的管理,建立阅卷质量的检验、监督制度。
3.阅卷既是中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诊断教育质量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内容。高中录取后,教育局将组织初中各校阅卷,阅卷人员必须是本校在职初中骨干教师。阅卷结束后,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各学科阅卷人员或任教教师撰写本校考试评价报告和学科质量(试卷)分析报告,并于7月30日前上报市教育局教育股。
4.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模拟考试、信息发布、办班等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考试管理工作的活动,不准滥编复习资料,更不准组织教师、学生征订。违反者,按有关规定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五)收费与管理
1.按照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和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中考报名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毕业学业考试及结业考试报名考务费每科10元。各学校将费用交市教育局计财股。
2.学业考试、结业考试考务费属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收入按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支出时按财政部门的审批计划执行,接受财政监督,专款专用,不准挪做他用。收费时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持证收费,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非经营性收费票据。
三、毕业标准及证书颁发
在籍的初中毕业生,成绩达到以下标准者准予毕业,由教育局颁发《初中毕业证书》。
(一)各考试科目的总成绩达到200分以上者;
(二)各考查科目的成绩达到合格者;
(三)综合素质评价达到合格及以上者。
凡考试、考查科目成绩不合格者,不颁发初中毕业证书。
四、高中招生录取工作
(一)招生计划
由于毕业学生减少,根据比例要求,一中计划招生624人,其中艺体特长生15人(5人艺术特长,10人体育特长),其余609人中20%为择优录取指标,共计122人,80%为学校配额录取指标,共计487人;职教中心计划招生350人左右,中职院校计划招生150人左右。
(二)录取办法
1.统招生的录取工作由教育局组织。
2.配额到校指标分配方法按照参加普通高中考试学生人数计算,即一所学校配额指标=该学校参加考试人数×(市内学校配额总数÷市内学校参加考试总人数)。
3.统招生录取时,首先录取择优指标,然后录取各校配额指标。如果某校配额指标录取考生的成绩低于另一所学校配额最后一名考生成绩30分,则收回低于30分的指标,纳入第二轮择优录取。
4.在录取完一中统招生后,依据学生个人志愿,按成绩录取职中统招生。不准录取无档案的学生。
(三)中考政策性加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录取时在该考生升学考试总成绩上给予加分照顾(兼有只加最高一项):
赫哲族、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达斡尔、蒙古、锡伯族考生各加20分(需持市民宗局证明或考生户口及父母身份证),其他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
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级中学,按照黑教联【2012】22号文件执行(需持有关部门证件、证明)的考生加20分。
(四)配额及加分情况说明
1.外市县转入我市、本市内转学,转学时间不满一年的学生(生地结业考试后转入的学生)不可享受我市中考配额。
2.考生必须在就读学校取得2021年初二生物、地理成绩,方可享受配额。
3.各学校在报名时要将加分的学生注明。录取时,由教育局负责审查、核实相关证件和证明,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统招录取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为组长,以教育、纪检监察、公安、保密、卫生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实施方案,并组织领导中考工作。各学校要成立中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要严肃考风考纪,对出现的舞弊、违纪等事件,要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将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保证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制度保障
1.公示制度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同江市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实施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此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中考成绩公布两周内公布录取分数线,录取结果在教育局、一中和考生所在学校同时公示一周。
2.诚信制度
逐步建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录取的诚信机制。参与命题、审题、阅卷、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3.申诉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工作存有异议的,可以咨询或投诉。学校应根据相关政策及时处理,并将结果向投诉人反馈。
六、补充说明
1.2022年中师中专报名不再单独组织,与报考普通高中一同进行,录取使用中考成绩,具体要求以中师中专招生文件为准。因为疫情原因不单独组织报名考试报考志愿,中师中专(高职)报考在学生所在中学进行。
2.2022年开展中考体育学科毕业考试,中考报名费包括体育在内。
3.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之后,继续取消复读生招生、入学等各项工作,学校不得招收复读学生。
4.2022年初中毕业学生及监护人已自主选择报考学校,按照学生及监护人自主报考学校,根据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分批次录取。
为尊重考生志愿,今年录取按学生填报的志愿依次录取。因此,学生的报考材料必须由学生本人填写,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志愿。坚决不允许有报考后被录取而不去学校就读的现象出现,否则,该考生到外市县就读,我市录取坚决不予审核。
同江市教育局
2022年3月30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