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5 16:23
来源: 农业农村局
为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实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按照《黑龙江省农业“三减”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2022年同江市农业“三减”工作,结合同江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依托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整体实施,走高质高效、绿色环保发展之路,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在减少化肥、除草剂和农药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提高肥料和农药利用率,保障土壤肥力和病虫害防控效果不降低,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量质并重、保障安全。更加注重提升农产品质量,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按防治指标施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肥、减药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四是统等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有效推进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主要目标
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实绿色低碳农业发展,重点在松、黑两江流域和莲花河等内河流域沿线的向阳镇、三村镇、街津口乡建设农业“三减”示范基地22个,高标准示范面积达到3.36 万亩,其中:玉米基地0.74万亩,大豆基地2.58万亩,水稻基地0.05万亩。化肥亩均施用量比上一年减少1%以上。农药用量在常规用量上每公顷减少10%,要求除草剂用量减幅达到3%以上;杀菌剂、杀虫剂用量与同等病虫害发生年份相比下降3%以上。
四、实施标准
坚持发展绿色农业,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建设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基地为载体,开展减化肥、减化学农药、减除草剂施用量工作,示范、带动全市发展生态质量效益型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一)减化肥技术路径。增施有机肥减化肥,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与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对接,参照我市测土配方数据,建议配方为玉米、大豆结合整地或者做种肥每亩增施碳基生物菌肥10公斤,在安全生产限度内,玉米、大豆每亩可以减少化肥3~4公斤/亩。水稻每亩增施碳基生物肥10公斤,每亩可减量化肥3公斤,在生育期可以喷施1-2次叶面肥。
(二)减除草剂和农药技术路径。推行科学施药,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准确诊断病虫害并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配方选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逐步改进施药方式,提倡苗后茎叶除草,改全田施药为苗带施药。增加一瓶农药助剂,使农药用量每公顷减少10%。
五、资金渠道
碳基生物有机肥、黄腐酸有机肥采取市财政与新型经营主体共同投资的方式,按照市财政与合作社6:4的比例投资,农药助剂和黄金钾叶面肥由市财政解决资金。共需资金127.1万元,其中市财政投资85.34万元,新型经营主体投资41.76万元。
附表:1.同江市农业“三减”示范基地预算表
2.同江市农业“三减”示范基地落实情况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