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06 10:22
来源:卫生健康局
同江市第29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暨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方案
2017年是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周年,4月份是第29个爱国卫生月,今年也是实施《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5-2020年)》中期评估年。为将我市爱国卫生月活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抓好抓实,按照省、佳市爱卫办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龙江”2030规划纲要》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资源、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原则,以第29个爱国卫生月为抓手,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切实改善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增强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促进全市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开展,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宣传健康环境理念,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乡居民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卫生城镇、乡村创建活动,以城市环境卫生薄弱地带、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卫生厕所建设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整洁行动,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打造更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主题宣传和爱国卫生月活动
2017年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是:为了人民的健康—65年的历史与展望。活动时间定于4月10日至5月10日。以第29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活动主题,集中时间全面深入宣传报道爱国卫生运动65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回顾各时期开展的除“四害”、改水改厕、五讲四美、卫生创建、环境整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重点展示十八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在预防和减少疾病、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卫生城镇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展望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报道,强化舆论引导,弘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以“四个一”为重点,组织开展好爱国卫生月活动。一是集中统一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重点对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松花江及内河两岸、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拆迁闲置地块等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区域开展卫生大扫除,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二是每个社区、村制作一期爱国卫生宣传专栏。要以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为重点,集中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历史和新时期重点工作内容。三是每个中小学举办一场以爱国卫生运动为重点的卫生科普讲座或活动。增强青少年对爱国卫生运动的认知,倡导从小养成文明卫生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四是号召每个人参与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活动。引导和鼓励群众踊跃参与,增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通过组织开展好爱国卫生月活动,扩大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让群众进一步了解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质内涵,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局面。
(二)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集中开展城市环境改造、乡镇容貌整治和村庄庭院美化等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治理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整治农贸集市、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地区市容,着力解决马路市场、废品收购站、露天烧烤、路边洗车、占道经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加强车站、景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管理,抓好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和维护,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和车辆停放、摊点摆设,保持市容环境卫生整洁美观。
2.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平整、硬化道路,强化路面保洁,疏通边沟,清理草堆、粪堆、垃圾堆,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加强农村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合理处置农药化肥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大白色垃圾治理力度。强化秸秆禁烧监管,大力推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继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3.全面治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卫生问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坚持源头管控,狠抓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执行水源保护区保护政策。强化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和内河航道沿线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场所,统一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加强病媒生物日常防制与监测,降低城乡病媒生物密度。
(三)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水平
1.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和完善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引导投资投劳,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建设村镇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2.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系统,大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完善村镇垃圾收集清运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强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泥回收利用,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3.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推广和普及“一户一用、多户联用”的简易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模式。
(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1.提高城镇供水能力和品质。加强全市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及现有供水管网和制水工艺的提质改造,提高公共供水设施产能,扩大公共供水服务范围,重点抓好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应急供水能力建设。
2.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现有工程提质增效,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和供水保证率。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采取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或建设跨村、跨乡镇连片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统筹解决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
(五)加强农村改厕工作
1.加大改厕推进力度。加强住建、农委、卫生计生等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相关工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农户投入主体作用,拓宽筹资渠道,落实项目资金。
2.加快实施农村改厕。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大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加强对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公共场所、集贸市场、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等区域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工作。
3.抓好改厕后续管理。建立卫生厕所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卫生厕所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公示建设使用情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科学使用和维护管理卫生厕所,巩固和扩大改厕工作成果。
(六)加强卫生创建和健康村镇建设工作
1.深入开展卫生创建活动,提升卫生创建的水平和质量。以卫生城镇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整洁行动向纵深发展,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规划引导、源头管控,加强城乡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2.全面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省关于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具体工作要求,认真推进我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
3.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卫生创建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整洁行动协调有序发展。
(七)积极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结合开展健康龙江行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在城乡居民和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活动,把健康素养、控烟、疾病防控知识和中医药健康理念等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元素有机融入社区文化、机关文化和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先导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控烟的舆论氛围,推进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各单位、社区、村镇、学校要统筹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健身跑(走)、骑行、登山、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实现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多样化、生活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爱国卫生月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多渠道解决建设和管护资金问题。坚持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任务
要加强对爱卫月和整洁行动的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主动作为,认真履职,落实责任。爱卫办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做好信息统计、数据汇总和情况通报等工作。
(三)全面开展宣传
要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报道,营造社会氛围,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卫生问题。组织妇女、共青团员和青年投入到整洁行动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
(四)严格监督考核
爱卫办要加强整洁行动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定期对辖区内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对力度大、目标任务完成好、成效显著的部门和单位予以表彰,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成效较差的部门和单位予以批评,限期整改。
(五)健全长效机制
政府要注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从机构队伍、设施建设、资金筹措、管理考核等方面入手,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城镇环境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