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生局部门文件—同江市2017年健康扶贫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7-09-06 10:18

来源:卫生健康局

同江市2017年健康扶贫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及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佳木斯市2016-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规划》和《同江市2016-2018年健康扶贫工作规划》要求,巩固和完善健康扶贫政策措施,提高农村因病致贫人口获得感,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

二、工作目标

加强与人社、民政、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巩固落实我市健康扶贫既定政策,确保因病致贫人口享受政策无遗漏、待遇水平不降低。深化健康扶贫巡诊服务内涵和质量,为因病致贫人口提供精准、规范的医疗服务。全面开展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达100%。

三、工作内容

(一)巩固健康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建立统一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健康扶贫办积极协调人社、民政、财政等部门,继续巩固落实贫困人口参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予以补贴,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和贫困人口大病商业保险起付线降低50%等贫困人口新农合倾斜政策。我市积极推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人员补充商业保险,乡镇卫生院和包扶医生对因病致贫户进行精准鉴别,乡、村两级进行公示,乡镇政府进行缴费签订合同。深化市、中两院与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机制,按照文件要求定期更换下派人员,做到有方案、计划、纪实、记录及影响资料等。市、中两院要全面开展贫困人口就医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推进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化率100%。落实好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到县级医院免费进修和村医到乡镇卫生院上班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作用,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

(二)规范千名医师包村联户行动。“千名医师包村联户”巡诊服务次数要达到要求,市、县级医生每季度1次,乡级医生每月1次,村级医生按需随时提供服务,每次巡诊服务要做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全覆盖,根据贫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诊疗和健康指导意见,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强贫困患者获得感。各级团队医生要将每次巡诊服务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健康扶贫团队医生巡诊服务手册》《健康扶贫巡诊服务日志》和《健康扶贫巡诊服务指导记录》,记录必须由团队医生本人填写,不可他人替代。同时,各级健康扶贫团队医生要充分利市健康扶贫微信公众群,通过该平台建立市、县级医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联系,在该平台上进行业务交流、答疑解惑,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并且建立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直通车,方便人民群众就医。

(三)强化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管理。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中慢性病及其它疾病患者实行签约服务管理。每个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签约医生由1名乡镇卫生院医师和1名乡村医生组成。签约医生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签订服务协议(一式三份,签约对象、乡级医生和村医各留存1份,签约医生要向签约对象详细解读签约服务的政策与内容),签约医生(2名医生共同出诊)每月要开展1次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转诊服务和健康评估等健康管理服务,每次服务填写“五色”健康档案中《签约服务跟踪记录》,同时,签约医生要根据签约对象的来电咨询以及健康状况和需求,随时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填写“五色”健康档案中《签约服务跟踪记录》。乡镇卫生院每年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提供1次免费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参照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检项目)。

(四)开展大病专项救治筛查工作。根据国家、省健康扶贫工作有关要求,到2018年底前,组织对“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7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为确保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卫生计生局健康扶贫办对辖区内罹患7种大病的农村贫困患者进行筛查统计,建立台账,并进行动态追踪管理。5月中旬,各乡镇卫生院将筛查统计结果报市健康扶贫办(8692358@163.com)。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卫生计生局负主体责任,明确具体任务,专人负责,专项推进。市直各医疗卫生机构主管领导负责协调组织市、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督办推进指导,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精准服务。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医务人员要按照我市健康扶贫规划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为贫困人口提供精准、规范、有效的诊疗服务。

(三)广泛宣传。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十二乡镇卫生院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做法,发现典型事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