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1-03-26 14:00

来源:政府办公室

一、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一是大力发展扶贫车间等载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车间是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按照《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扶贫车间认定办法(实行)>的通知》(黑扶组办法【2019】39号)文件要求,由市扶贫办对扶贫车间主体资格进行认定,2020年,我市经扶贫办认定的扶贫车间13家,吸纳贫困户就业52人。二是推进返岗复工服务,促进贫困户外出转移就业。在开展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工作前,人社局对我市贫困劳动力住址,返城、返岗人数、地点,计划出行时间进行调查,并将返岗贫困劳动力计划出行情况反馈给交通部门同时,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为我市农民工及贫困劳动力外出提供了交通信息、沟通车辆、线上购票、卫生防疫、安全保障等“一站式”服务。2020年实现省内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57人,省外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14人。三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贫困户居村就业公益性岗位是保障贫困户居家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市各乡镇村加大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依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流程,在村内开发适合贫困户就业的护林员、防火员、保洁员、绿化员、护边员等岗位,2020年,开发产业(光伏)等各类扶贫公益性岗位641个,安置贫困户就业641人。为使贫困劳动力在疫情期间生活得到保障,人社局制定了《同江市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贫困群众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同就发【2020】1号)文件,并将此文件和《关于印发<同江市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扶组字【2020】6号)文件一并发布到同江市10个乡镇、85个行政村微信群和同江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中,我市10个乡镇阶段性设置开发防疫消杀、巡查值守等临时岗位安置我市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居村就业,人均每天增收80元以上

2、运用新型培训形式,开展线上培训。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线下集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创新促进、稳定就业工作方式,积极协调同江市泽惠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同江市职教中心等定点培训机构2020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培训1104人,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2人

3、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疫情期间,为确保我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社局超前谋划、多举并施,制定了《疫情后开复工企业用工需求调查表》、《疫情后求职工作登记表》,制发了企业招聘和个人求职调查登记通知,在企业复工前将此通知发到同江市企业用工招聘群、以及9个社区工作站、10个乡镇、85个行政村微信群和同江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中,方便企业和求职人员进行登记。针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及疫情尚未解除的实际情况,人社局联合扶贫办、社区工委、工商联、市妇联、团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线上招聘”活动,2020年共发布21期企业招聘和求职信息,为求职人员提供本地就业岗位四千多个,省外就业岗位一万多,有1400多人通过这一途径实现就业,其中,本市就业贫困劳动力99人。

4、开展就业扶贫专项检查。我市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国、省、佳市际交叉互检、第三方评估及我市扶贫督查发现一些问题,为确保这些问题整改到位,人社局开展了一次全市就业扶贫工作专项检查。通过这次全市就业扶贫工作专项检查发现,各乡镇党委主要领导都比较重视就业扶贫工作,亲自过问,并有一名副职领导主抓,配备一名专干,特别是通过逐村面对面进行就业扶贫工作指导,摸清各村就业扶贫工作现状,有效促进了村级就业扶贫档案建立,做到了齐备、规范。

5、下发《关于建立同江市就业扶贫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办法》。人社局建立了全市就业扶贫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对全市各村有劳动能力的就业贫困户纳入的监测对象,实行“红、黄、蓝、绿”四级预警,定期组织帮扶干部、驻村干部入户走访,及时排查发现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村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少,带贫作用不强。我市扶贫车间主要为季节性经营的种植基地,每年只用工3至5个月,秋冬季节停工停产,贫困劳动力收入少、不稳定,带贫作用不强。

2、因病致贫人口较多,就业难度较大。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的比例过高,部分家属有劳动能力需要在家务农或照顾病患,无法抽身参加培训和外出打工,制约了就业扶贫工作。个别贫困户对就业岗位比较挑剔还不适应岗位需求,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三、下步打算

继续发挥就业扶贫促进贫困劳动力脱贫增收功效。

一是进一步加大国、省、佳市及我市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将《部、省、同江市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册》下发到各乡镇、村,保证贫困户能够知晓、了解就业扶贫相关政策,并切实享受到政策。

二是发挥我市定点培训机构作用,根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意愿,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手工制作、种养殖等技能培训,促进其通过培训提高贫困户素质实现稳定就业。

三是加强对各村扶贫公益性岗位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并加大各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进一步发挥公益性岗位带动就业促增收作用。

四是持续做好我市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为其外出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落实好外出务工就业政策。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